乙型肝炎

什么是乙型肝炎?

乙型肝炎是一种由过滤性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感染发炎,继而破坏肝脏细胞并损害肝功能。

急性乙型肝炎

急性乙型肝炎是指短暂性的肝脏发炎。病征包括丧失食欲、身体虚弱、作呕、疲劳、全身疼痛、眼白和皮肤变黄(黄疸病)和茶色小便,偶尔也有严重肝炎个案引致昏迷及死亡。这些病征在感染后六星期至六个月才会出现,也有受感染的人士是没有病征的。大部份受感染的人士,特别是成年人,不靠治疗也能消除病毒而终身免疫。如果患者未能清除病毒,便成为乙型肝炎带菌者或称慢性乙型肝炎病患者。约5%成年受感染人士会变成终生带菌者,而婴儿受感染后则有90%的机会成为带菌者。

 

慢性乙型肝炎 / 乙型肝炎带菌

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终生都带有病毒并因此而长期患有肝脏发炎。根据统计,香港约有8%的人口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。即使没有病征,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可将病毒传染给别人。约20%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在10-20年后发展成为肝硬化患者,而当中10%更会进展成为肝癌病人。

 

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染的?

乙型肝炎是透过血液或体液(例如精液或阴道分泌物)传播的。所以,病毒可经以下途径传染,包括性接触、输血、针刺或共同使用受污染的针嘴进行注射、针灸、纹身或穿耳。乙型肝炎带菌的孕妇也可于分娩时把病毒传给初生婴儿。

 

乙型肝炎是怎样治疗的?

目前尚未有针对急性乙型肝炎的特别治疗,患者只需服用止痛药以舒缓病征。部份患者可能需要住院。

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定期监察肝脏,建议由肠胃肝脏专科医生跟进及评估,然后因应情况的严重性而决定是否需要治疗。现时有药物可抑制病毒的生长而防止其对肝脏造成破坏。

 

怎样预防乙型肝炎?

避免直接接触乙型肝炎患者或带菌者的血液或体液,这包括避免性滥交和正确地使用避孕套。如果工作上有需要与病者接触,则应严格遵守预防措施。

乙型肝炎带菌的孕妇在分娩后,其所生的婴儿须于出生后尽快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注射,以防止病毒在分娩期间经孕妇传给婴儿;此外,婴儿亦须接种标准剂量的乙型肝炎疫苗。

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的方法。约95%的人士在六个月内完成三次注射后能产生长期的免疫力。体内没有乙肝病原和抗体的人士可考虑接种乙型肝炎疫苗。

Share this post :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